(中国青年网)赓续红色文物血脉,苏城院学子在路上

发布者:顾心竹发布时间:2022-08-15浏览次数:10

  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散落在民间的红色文物,如同被遗忘在角落的历史记忆。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我们义不容辞。

  在“三下乡”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倡导下,2022年7月九游官网入口j9“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团队为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当地革命记忆,传承使命初心,分别前往江苏多地调研走访革命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及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各地革命文物,体悟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更深刻地认识且感悟到了红色革命精神的内涵。团队意在通过拍摄视频的形式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宣传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革命文物从活起来到火起来。成员们分别参观了徐州沛县党史纪念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和盐城东台三仓镇烈士陵园。

  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的中共沛县党史纪念馆目前藏品已经拓展至30多类8万余件,每一件藏品都承载一段历史,每一次讲解都唤醒一段记忆。记忆馆的创办人王成启不仅是一位地道的农民,还是小有名气的“红色收藏家”,他的初心便是“要利用红色藏品来着力打造一座唤醒红色记忆、存续红色血脉、传播红色文化的红色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前来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这座民间红色博物馆有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馆内收藏毛泽东主席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中国革命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著作,各代领导人的文选,早期的报纸和杂志,以及解密过的朝鲜战场上的作战文本,还有五六十年代的成套入团材料等。

  馆内有一堵特别的墙,记录着抗日战争张寨籍的牺牲烈士,每一位烈士的名字背后曾经都是鲜活的生命。名录左侧是马国华老师绘制的《李耕川伏击日军运输队壮烈殉国》,李耕川于1945年3月22日在张寨肖庄率领小五队伏击日军运输队时不幸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3岁,而此时距离日军投降还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

  团队成员张程的线下实践主要围绕新四军东进雕塑展开,通过对其历史渊源,创作过程,创新发展的讲述,来探寻该革命文物的现实意义。他分别来到了三仓烈士陵园和国土大厦转盘展开实践调研。在三仓烈士陵园能直接感受到东进雕塑表达出来的悲壮与决然,看到了一位又一位为抵御外辱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烈士长眠于地下;看到了先烈们奋勇抗战的图⽚和他们那些简陋的遗物,团队成员的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战士们大都还很年轻,条件极其艰苦,也知道自己极大可能会葬身火海,但他们仍然愿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从容就义,东进雕塑将他们的悲壮、决然以及对抗战胜利的信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国土大厦转盘的东进雕塑,成员感受到更多的应该是激情与活力,与烈士陵园的大马相比,此处的大马更为壮观,这不仅仅是大小的不同,更多的是科技的进步。两者相比可以反映出时代的发展,新的大马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蕴含着东进精神的在新时代的新含义,指引着东台人民继续奋斗,不断向前!

  团队成员王思雨把实践地点选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该博物馆隐藏在居民楼中,黑色铁皮墙与周边建筑相融合,朴素且不易被人发现。虽然规模不大,但整个展馆布局简朴、凝重。文物按照专题陈列在橱窗中,尤其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实物、各种抗战徽章震撼人心,团队成员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情,也因百姓的流离失所而动容。通过此次参观,成员还了解到博物馆还积极参与民间公益活动,如多次组织学术沙龙,并坚持派人员走访慰问抗战老兵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历史需要记忆。我们铭记过往的战争岁月,并不是为了强调仇视与偏见,而是为了警醒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参观学习时,团队成员们仿佛看到在抗日血雨腥风中,我们的同胞互相扶持,众多国际友人冒着生命危险,用着各种各样的方式保护我们的军民,他们用自己的博爱、坚强、勇气守卫着“人道”,掉卫着“人性的尊严”。

  “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让革命文物活起来需要将保护与利用并举,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物背后蕴含的精神成为当今奋进在新征程上的青年们的力量,让革命民族精神放射新的时代光芒!

  原文网址:中国青年网